虎溪黄氏宗祠 编辑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虎溪黄氏宗祠虎溪黄氏宗祠

虎溪黄氏宗祠,位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祠堂圩镇虎溪村,占地面积约为1028平方米,是清朝时期的古建筑。

虎溪黄氏宗祠为传统院落式建筑,砖木结构。建筑中轴对称,为三进院落组成。从前至后依次为戏台、正堂、后堂;戏台以及正堂内屋架均有精美木雕。祠堂内还保存有传统抬梁式和近现代人字型屋架两种不同时期的结构形式,为南方传统穿斗、抬梁式屋架的多样性提供了实例参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湘南地区居民建筑的代表。

2019年10月7日,虎溪黄氏宗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虎溪黄氏宗祠

地理位置: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祠堂圩镇虎溪村

所处时代:清朝

占地面积:约 1028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395-3-19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虎溪黄氏宗祠始建于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

2022年8月,湖南省文物局批复了关于虎溪黄氏宗祠保护修缮工程勘察设计方案。

建筑格局

编辑

虎溪黄氏宗祠戏台虎溪黄氏宗祠戏台

虎溪黄氏宗祠位于湖南省九嶷山南麓,占地面积约为1028平方米,为传统院落式建筑,砖木结构。建筑中轴对称,为三进院落组成。从前至后依次为戏台、正堂、后堂;戏台以及正堂内屋架均有精美木雕。祠堂内还保存有传统抬梁式和近现代人字型屋架两种不同时期的结构形式。

虎溪黄氏宗祠虎溪黄氏宗祠

虎溪黄氏宗祠面阔五间,中间三开间开半圆形拱门,两根细长的木柱将屋顶支撑起来,体现出清代建筑的特点。当心间的拱门上大书“黄氏宗祠”四个大字,左右两侧分别书写着:“山廽”“水清”。入口的屋顶处不仅做了天花,屋檐处还做了卷棚轩,两侧山墙上还保留了前人留下的彩画。进入大门后,弯着腰通行一段距离,进入第一进院落后,是一座有着飞檐翘角的古典戏台。戏台为歇山顶,纯木结构,四周装饰着漏雕的麒麟、喜鹊、花卉等题材。戏台中央为三层藻井,下面两层为八角藻井,最上面一层为覆盆型。八角型与覆盆型的结合,一方面满足了唱戏时的功能需求,一方面又满足了视觉上的效果。

虎溪黄氏宗祠虎溪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中间两进为过厅和拜殿,最里面为寝殿,是用来祭祀黄氏祖先的牌位。

虎溪黄氏宗祠虎溪黄氏宗祠

紧邻着黄氏宗祠的东侧就是“树合山斜”“第一家声”和“气象维新”,三座院子一字排开。

文物遗存

编辑
虎溪黄氏宗祠主体采用了穿斗屋架,高大的横枋上有着许多雕刻或龙首或仙鹿,题材丰富,与两侧高耸的硬山墙体相得益彰。

历史文化

编辑
虎溪村

虎溪村虎溪村

虎溪村原名虎塘村,建于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位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城西北20千米的蓝屏乡虎溪村,九疑山南麓,村落四周石峰耸立,山岩遍布,林木青翠,风景十分秀丽,1000多年前,曾有秦氏、邝氏、曾氏、田氏在这里居住建立村庄。700多年前谢氏、梁氏迁入当时谢氏有80多户人家,曾建有谢氏宗祠,梁氏有40多户人家,明清时代改名虎溪坊,属桂阳州管辖。370多年前,黄氏迁入此地,民国到解放初期改名为虎溪村,属郴州地区管辖。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村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 村落现保存古宅50余座,黄氏宗祠和古戏台一座,山泉古井3口,八亩池塘一口,保留有很多文献古物,每座厅堂均保留有镂雕浮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虎溪村古建筑群主要文物本体包含有:黄氏宗祠、古戏台、古民宅47座,古井3处,村口池塘一处。以及其他附属文物。村内古建筑均为一至两层的砖木结构,小青瓦坡屋面,青砖清水墙。巷道为青石板。

文物价值

编辑
虎溪黄氏宗祠内保存有传统抬梁式和近代人字形屋架两种不同时期的结构样式,为南方传统穿斗、抬梁式屋架的多样性提供了实例参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湘南地区居民建筑的代表。

保护措施

编辑
2019年10月7日,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古建筑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虎溪黄氏宗祠位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祠堂圩镇虎溪村。

虎溪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虎溪黄氏宗祠,路程约47.5千米,用时约1小时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