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下李氏宗祠 编辑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神下李氏宗祠神下李氏宗祠

神下李氏宗祠,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冷水镇神下村,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现存建筑面积1250.4平方米。

神下李氏宗祠坐南朝北,柱梁式结构,歇山飞檐。神下李氏宗祠由上厅、下厅、门楼及两天井和厢房共同组成,观戏坪宽大敞亮,戏台和厢房的戏楼观摩台分别都由上下两层的木结构组成,上层外边有护栏,下层作廊道,墙壁上有碑刻天井中铺卵石成环形状。

2019年10月16日,神下李氏宗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神下李氏宗祠

地理位置: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神下村

编号: 8-0393-3-196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处时代: 清

批准单位:国务院

建筑面积:1250.4 m²

始建时间:1753年(清乾隆十八年)

历史沿革

编辑
神下李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是年冬动工兴建,次年落成。

清咸丰三年(1853年)族人再次筹资维修宗祠。

清光绪二年(1876年)宗祠添设长明灯,以增其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宗祠重大修整。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维修宗祠增设表门。

建筑格局

编辑
神下李氏宗祠现存建筑面积1250.4平方米,公祠坐南朝北,柱梁式结构,歇山飞檐。神下李氏宗祠由上厅、下厅、门楼及两天井和厢房共同组成,观戏坪宽大敞亮,戏台和厢房的戏楼观摩台分别都由上下两层的木结构组成,上层外边有护栏,下层作廊道,墙壁上有碑刻天井中铺卵石成环形状。戏台的木柱及梁上有高镂空的双龙戏珠木雕及各种花、鸟、兽等物的木雕,石墩上有石雕。花、鸟、兽等装饰均雕刻精美、保存完整。

神下李氏宗祠所在的古建筑群区域内水系发达,地下水丰富,仅在宗祠的东侧就有恒温泉水井两座,古建筑群内有恒温水井共十多座,汇水池塘几处,建筑包围着水系,水系贯穿着建筑群。因地下水丰富,各水井深度均较浅,各个水井由地下水系相连,一年四季恒温而流动,水井四周多有廊道包围。

相关建筑图

文物遗存

编辑
神下李氏宗祠内现存清代、民国碑刻8方、匾额8块。自戏楼至上厅的梁架、驼挡板、月梁、额枋等主架上木雕各式花鸟、走兽、以及龙凤等构件;柱础石雕各式花草,或雕走兽、或雕莲花等,将民族文化与传统建筑结合在一起。

历代官员、文人墨客留下不少诗文题墨,现存有八块金字匾额悬挂于上厅梁架上。

裱金匾牌

文物价值

编辑
神下李氏宗祠浓缩了盛世李氏家族的精神状态和美好追求,对研究乾隆时期的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建筑学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与精美工艺展现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与西式建筑艺术的结合特征,是研究中国南方宗祠文化与民居建筑发展史的重要实物例证。

保护措施

编辑
1986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了这座保存完整规模宏大的李氏宗祠并予以登记。

2007年,第三次文物普查再次登录,市文物专家亲临考察,并上报湖南省人民政府。

2011年3月,神下李氏宗祠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划定神下李氏宗祠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是:以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是: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60米处。冷水镇人民政府同时发布通告:在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不得建设体量、高度超越古建筑的新建筑或构筑物;不得建设与文物不相协调、影响文化环境风貌的项目。严格近年基本项目建设审批,规范报建手续等等。

2019年10月16日,神下李氏宗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位置

神下李氏宗祠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冷水镇神下村。

神下

交通

从宁远县城区出发,自驾大约半个小时到达神下李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