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杨志祖见贻忠悯手迹原文 诗词名句

杨志祖见贻忠悯手迹

作者:杜越 朝代:明代

杨志祖见贻忠悯手迹原文

拓得平原帖,行间晕日星。

丹枫留草疏,翠竹失兰亭。

笔想拳应握,书传墨尚馨。

文孙存气骨,脱赠意惺惺。

诗词问答

问:杨志祖见贻忠悯手迹的作者是谁?答:杜越
问:杨志祖见贻忠悯手迹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杨志祖见贻忠悯手迹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杜越的名句有哪些?答:杜越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参考注释

平原

广阔平坦的原野

吾村十里皆平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行间

进行离间。《新五代史·楚世家·马希声》:“ 荆南 高季昌 闻 殷 将 高郁 素教 殷 以计策而 楚 以彊,患之,尝使谍者行间於 殷 , 殷 不听。”

(1).行伍之间,指军中。《商君书·画策》:“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拙无所处,罢无所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青 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间,不患无威。”《明史·姚张朱丘等传赞》:“ 张玉 、 朱能 辈戮力行间,转战无前,陨身不顾。” 清 赵翼 《六哀诗·阿文成公》:“自此每战伐,无不在行间。”参见“ 行伍 ”。

(2).行与行之间。指成行的物体之间。 宋 范成大 《插秧诗》:“种密移疎緑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3).行与行之间。指文章的字句之间。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新渝侯和诗书》:“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 清 沉维鐈 《<国朝学案小识>序》:“指示周详,声情激越,婆心热血,涌现行间。”

(4).行与行之间。指书法的分行布白。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九:“ 钟元常 行间茂密,如云鵠游天,群鳧戏海。”

行辈之间。 冰心 《寄小读者》一:“倘若你们在风晨雨夕,在父亲母亲的膝下怀前,姊妹弟兄的行间队里,快乐甜柔的时光之中;能联想到海外万里有一个热情忠实的朋友……已遥遥的付与我以极大无量的快乐与慰安。”

丹枫

经霜泛红的枫叶。 唐 李商隐 《访秋》诗:“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宋 陆游 《秋晚杂兴》诗:“漠漠渔村烟雨中,参差苍檜映丹枫。” 清 吴梅村 《九峰诗·横云山》:“赤壁岂经新战伐,丹枫须记旧游踪。” 阿英 《流离》四:“丹枫点缀各处,有如绘画。”

草疏

拟写奏章。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效各有机会》:“一日午后偶暇,为草疏,适书人又皆具,既成,视日尚未暮,遂封进。”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李梦阳》:“﹝ 梦阳 ﹞代 韩文 草疏劾 刘瑾 ,謫 山西 布政司经歷,復摭他事下狱。”

翠竹

绿竹。 南朝 齐 谢朓 《游后园赋》:“积芳兮选木,幽兰兮翠竹。” 唐 鲍溶 《云溪竹园翁》诗:“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 明 何景明 《过马溪田村居》诗:“宛宛清河曲,团团翠竹村。” 叶圣陶 《线下·金耳环》:“绿意弥漫的原野在两旁平转;时时有一丛深树或翠竹一闪而过,标识着那里有村落。”

兰亭

(1).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兰亭集序》。

(2).指《兰亭帖》。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块,不闕於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於余则有用已多。” 宋 陆游 《太平时》词:“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鈐缝玉池上,后归 贾平章 。” 郁达夫 《寄映霞》诗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传,苦无椽笔写《兰亭》。”

(3).见“ 兰亭春 ”。

书传

(1).著作;典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括 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后汉书·班超传》:“﹝ 班超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新唐书·方技传·王远知》:“ 远知 少警敏,多通书传,事 陶弘景 ,传其术,为道士。”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 成岫 ,字 云友 , 钱塘 人,略涉书传。手谈齿句,鬭茗弹丝,并皆精妙。”

(2).有关《尚书》经义的传述解释。如 明 刘三吾 等撰有《书传会选》、 胡广 等撰有《书传大全》。

谓以文字书札传述;传递书信。《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王稽 遂与 范雎 入 咸阳 。已报使,因言曰:‘ 魏 有 张禄 先生,天下辩士也。曰“ 秦王 之国危於累卵,得臣则安,然不可以书传也。”臣故载来。’” 唐 杜荀鹤 《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诗:“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鹤书传海畔洲。”

文孙

指 周文王 之孙。《书·立政》:“继自今 文 子 文 孙。” 孔 传:“ 文 子 文 孙, 文王 之子孙。”后泛用为对他人之孙的美称。 清 潘祖荫 《<炳烛编>序》:“赖有文孙间关危难,保此遗书。” 清 赵翼 《题肃本淳化帖》诗:“文孙雅意惠来学,妙选宾友相切磋。”

气骨

(1) 道德品格

(2) 坚定和决断的性格;气概;骨气

脱赠

解物相赠。亦指以物相赠。 陈去病 《题郭频伽手写徐江庵诗册为寒琼作》诗:“一灯午夜斋心写,脱赠贤于旧馆驂。”

惺惺

指聪明机警的人

方信道,惺惺自古惜惺惺。——《西厢记》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权德舆,朝代:唐代
    仲月当南吕,晨装拜古林。逢君在东观,不得话离襟。策马缘云路,开缄扣玉音。还期才浃日,里社酒同斟。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百年礼乐合兴哉,礼乐原从经史来。

    溯此津源渊已得,述兹言行德犹该。

    共殷刘向校书志,宁数相如献赋材。

    诸子虽曾预董事,祗当二宋速宾陪。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春滩尚可涉,不惜溅衣裾。古寺入深树,野泉鸣暗渠。酒杯参茗具,山蕨间盘蔬。落日还城郭,人方带月锄。
  • 作者:李煜,朝代:唐代
    标签:春天女子怀人
    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欲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台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 作者:喻良能,朝代:宋代
    涉海神仙夸蓬莱,登陆胜地称天台。天台枕海连四明,万峰千岭相萦回。赤城绣出绮霞色,瀑布界破瑶山青。神仙居处寸步有,游人白日迷杳冥。剡溪昔年有二客,五月此山同采摘。只知采采不盈筐,不觉行行失归陌。龟肠蝉腹忽鸣饥,倾壶进食欲令谁。山桃一颗垂林畔,共食欻然肌骨换。下山得水涧石中,以手饮之还濯盥。又见芜菁出山腰,一杯圆转中流漂。二人相顾却相谓,此地去人应不遥。过溪水深四尺许,又度一山逢二女。韶颜艳色世所无,南国东邻何足数。笑唤刘晨阮肇名,相识浑如旧有情。问郎若个来何晚,遂即殷勤相奉迎。入户幔帷殊不恶,错落珍珠与璎珞。只将左右几青衣,也胜人间夸绰约。逡巡进脯饭胡麻,琼杯片片斟流霞。不知仙客来何处,各把宫桃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夜山真觉静而佳,不害端知鹿可偕。

    出谷携将林杪月,兰舟原待水之涯。

  • 作者:曹摅,朝代:魏晋
    古人罔极。今我不爽。愿言所钦。唯子靡两。情存口咏。心忆目想。形游神还。身去意往。伫立不见。瞻望佛仿。婉娈西路。遗忧养养。
  • 作者:赵希蓬,朝代:宋代
    劲节刚姿,谁与比、岁寒松柏。几度欲、排云呈腹,叩头流血。杜老爱君□谩苦,贾生流涕衣空湿。为国家、子细计安危,渊然识。英雄士,非全阙。东南富,尤难匹。却甘心修好,无心逐北。螳怒空横林影臂,鹰扬不展秋空翼。但只将、南北限藩篱,长江隔。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还家家尚缅,迎家家未来。去住两不知,安否更相猜。偶思十年事,谁谓今岁乖。始我离高安,述职朝天街。中外理难必,骨囱心与偕。同室忽分涂,老情非不怀。入京就一列,汲汲营尺攘。墙屋亟求完,妇子岂我催。前知来期杳,更用辛苦为。属以王事出,寒舲如江淮。风霜厉宵泳,山水荐晓环。六朝几宿草,事往空余哀。梦收儿女书,喜极睫为开。一欣虽非实,差慰肠九回。皈帆拂惠山,良讯傅荆涯。启缄复非真,旅思弥不佳。船门且看雪,呼僮涤荷杯。
  • 作者:王铚,朝代:宋代
    夏后东阶殡,遗踪照路隅。今观四山拱,犹似百神趋。功已百王冠,言尤万世谟。死生怀舜德,旧邑对姚虞。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上海仿真恐龙出租_恐龙租赁_灯光节出租-上海鹰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天水市卓霆包装有限公司  东莞市弗锐斯实业有限公司  泉州金泰龙汽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