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岩石刻 编辑

湖南省永州市境内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阳岩石刻朝阳岩石刻

朝阳岩石刻,亦名西岩,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潇水西岸朝阳岩内。唐永泰元年(765年),道州刺史元结途经朝阳岩,喜其山水佳胜,因其岩口东向,遂名之为朝阳岩。

朝阳岩石刻分布于岩项、上洞、中洞、侧洞等四个部分。有唐、宋、元、明、清石刻150余方,其中较有名的有元结《朝阳岩铭》《游朝阳岩诗》,柳宗元《渔翁》《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陈瞻《永州宣抚记》,张绶题刻、黄庭坚《游朝阳岩诗》,何绍基《海琴太守招游朝阳岩记事即作》,大澈《朝阳岩题诗》《重修朝阳岩启》,杨翰《伏月游朝阳岩用山谷韵》等。朝阳岩石刻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岩洞石刻之一,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碑刻书体有篆、隶、楷、行、行草、狂草,诸体俱全,风格多样,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2013年3月5日,朝阳岩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朝阳岩石刻

地理位置: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潇水西岸朝阳岩内

所处时代:唐至民国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565-4-06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唐永泰二年(765年),道州刺史元结诣都计兵,途经永州,维舟岩下,喜其山水秀丽,取名朝阳岩,并撰《朝阳岩铭》及《朝阳岩》诗,飧于石壁。

宋治平三年(1066年),周敦颐题刻。崇宁三年(1104年),黄庭坚题刻。

清咸丰、同治年间,永州知府杨翰重刻元结《朝阳岩铭并序》《朝阳岩下歌》,何绍基《海琴太守招游朝阳岩,即事有作,兼柬白兰言学使》诗刻。

文物特点

编辑
朝阳岩石刻分布于岩项、上洞、中洞、侧洞等四个部分。岩顶峭拔无际,明永州知府丁懋儒命名为“零虚山”。山上有何绍基的《游朝阳岩诗》《朝阳别馆记》《重修朝阳岩记》等碑刻。山上建有寓贤祠,亦名七贤利,祀元结等人。自岩项入洞口,“天然图画”为明代湖南按察史黄建笑题”子。清永州知府杨翰题写了《秋日游朝阳岩用山谷韵》《伏日游朝阳岩再用山谷韵》。并以篆书补刻元结的《朝阳岩诗》《朝阳界铭》于上洞绝壁上。中洞有宋至清碑刻40余块。侧洞在左,岩壁上有黄庭坚题名“颧澜”及明人模刻柳宗元《渔翁》等石刻。

文物遗存

编辑
朝阳岩石刻有唐、宋、元、明、清石刻150余方,书体有篆、隶、楷、行、行草、狂草,诸体俱全,风格多样,其中较有名的有元结《朝阳岩铭》《游朝阳岩诗》,柳宗元《渔翁》《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陈瞻《永州宣抚记》,张绶题刻、黄庭坚《游朝阳岩诗》,何绍基《海琴太守招游朝阳岩记事即作》,吴大澈《朝阳岩题诗》《重修朝阳岩启》,杨翰《伏月游朝阳岩用山谷韵》等。

<p>朝阳岩石刻

朝阳岩石刻

朝阳岩石刻

朝阳岩石刻

朝阳岩石刻

朝阳岩石刻

朝阳岩石刻

朝阳岩石刻

朝阳岩石刻

朝阳岩石刻

历史文化

编辑

名称由来

唐永泰六年(765年),道州刺史元结诣都计兵,途经朝阳岩,喜其山水佳胜,因其岩口东向,命名为“朝阳岩”,并作《朝阳岩铭》和《朝阳岩诗》勒于石上。因元结盛名,岩名大著。

文物价值

编辑
朝阳岩石刻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岩洞石刻之一,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碑刻书体有篆、隶、楷、行、行草、狂草,诸体俱全,风格多样,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1956年7月,朝阳岩石刻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朝阳岩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朝阳岩石刻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潇水西岸朝阳岩内。

朝阳岩公园

交通信息

乘坐永州市内公共交通13路、31路、303路至湖南科技学院站。

下一篇 淡岩石刻

上一篇 久安背翰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