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利桥 编辑
广利桥,又叫廊桥、花桥, 位于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紫溪市镇塘复村东溪江上,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本地人文石昌、文石宝弟兄始建,取“广济众人,万民称便”之意而命名“广利桥”。
广利桥是一座三拱木结构的廊桥,用青石砌成,全长36.8米,高7米,宽4.5米,东西走向。桥身三拱,拱高6米,石料砌成,拱脚落水处薄至0.33米,迎水处做成突出的尖钩状,有如“金鸡脚”;桥面过道两侧用青石条砌成,中间填土,俗称“豆腐腰”,故有“金鸡脚、豆腐腰”之誉,起到减轻洪水冲击强度和桥身承载负荷的作用。广利桥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筑桥技术的高超。
2013年3月5日,广利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广利桥
地理位置: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紫溪市镇塘复村东溪江上
所处时代:清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263-3-561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别名:廊桥、花桥
清光绪二十年(1876年),重修广利桥。
1984年,湖南省文物局对广利桥进行维修。
1991年,东安县人民政府成立保护小组专人管理。
1992年,湖南省文物局拨款叁万元对桥基、桥身、梁枋等部位进行维修。
2001年11月,东安县文化局对广利桥进行抢救性维修。
2002年,东安县人民政府下达“关于切实加强广利桥保护”的通知。
广利桥侧观

广利桥
名称由来
广利桥相传为本地文氏兄弟石昌、石宝所建,文氏兄弟财势盛大,把方圆数十里的土地据为己有。他们曾先后在紫水河上建桥三座,独广利桥最美、最好、最奇。取名广利桥,意蕴“广济众人,万民称便”之意。
建筑文化
石阶中壤嵌的九只石刻金蟾素称“九只金蟾”。在传统文化中,金蟾是寿命很长的瑞兽,不但代表着财富、富贵,也是吉祥、平安的象征,雕刻于桥头石阶,有其寓意。当地百姓视蟾蜍(青蛙)为捕捉稻田害虫的高手,农业的保护神。
相关传说
传说建广利桥时,曾有仙人暗助。做工人数一百,开饭人数只有九十九,其中一石匠,制一石磨,半边出米,半边出糠,疑为仙人。
1983年2月,广利桥被东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广利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广利桥位于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紫溪市镇塘复村东溪江上。
塘复村
交通指引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人民政府距离广利桥23千米,驾车约30分钟可到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