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张大同写予真请自赞原文 诗词名句

张大同写予真请自赞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代

张大同写予真请自赞原文

秀眉广宇,不如鲁山。
槁项黄馘,不如漆园。
韬光匿名,将在双井。
谈玄说妙,热谩两川。
枯木突兀,死灰不然。
虚舟送物,成百漏船。

诗词问答

问:张大同写予真请自赞的作者是谁?答:黄庭坚
问:张大同写予真请自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庭坚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庭坚名句大全

黄庭坚张大同写予真请自赞书法欣赏

黄庭坚张大同写予真请自赞书法作品欣赏
张大同写予真请自赞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秀眉

(1).老人眉毛中的长毛,为长寿的象徵。《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遐不眉寿” 毛 传:“眉寿,秀眉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故 尧 秀眉高彩,享国百载。” 唐 杜牧 《商山麻涧》诗:“秀眉老父对罇酒,蒨袖女儿簪野花。”

(2).清秀的眼眉。《后汉书·郑玄传》:“秀眉明目,容仪温伟。”《新唐书·杨元琰传》:“及长,秀眉美鬚髯,崇肩博颐。”

广宇

(1) 高大的屋宇

奕奕将将,崇栋广宇。——张衡《冢赋》

(2) 指广阔的空间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槁项黄馘

谓面黄肌瘦。《庄子·列御寇》:“﹝ 曹商 ﹞见 庄子 曰:‘夫处穷閭阨巷,困窘织屨,槁项黄馘者, 商 之所短也。’” 成玄英 疏:“颈项枯槁而顦顇,头面黄瘦而馘厉。” 陆德明 释文:“ 李 云:‘槁项,羸瘦貌。’ 司马 云:‘黄馘,谓面黄熟也。’” 宋 苏轼 《六国论》:“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於布褐乎?抑将輟耕太息以俟时也?”《明史·李希孔传》:“以故事关国本,诸臣槁项黄馘,终 锡爵 世不復起。”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虽 长素 已槁项黄馘, 卓茂 之尊荣, 许靖 之优养,犹可无操左契而获之。”亦作“ 槁项黧馘 ”。 清 薛福成 《选举论上》:“孰知夫二百年来,聪明才杰之资,迍邅场屋,槁项黧馘以老死牖下者,肩相至也。”

漆园

(1).古地名。 战国 时 庄周 为吏之处。其地一说在今 河南省 商丘市 北;一说在今 山东省 菏泽市 北;一说在今 安徽省 定远县 东。又或以为“漆园”非地名, 庄周 乃在 蒙邑 中为吏主督漆事, 蒙 在今 商丘市 北。 唐 蒋防 《至人无梦》诗:“翛然碧霞客,那比 漆园 人。” 宋 陆游 《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感怀》诗:“ 漆园 傲吏犹非达,物我区区岂足齐?”

(2).指 庄子 。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子永 嘆天伦之伟, 漆园 悲被绣之牺。” 唐 李德裕 《重忆山居·漏潭石》诗:“常疑六合外,未信 漆园 书。” 清 朱锡 《幽梦续影》:“ 漆园 梦蝶,不过中材。”参见“ 漆园吏 ”。

韬光

(1).敛藏光采。 汉 孔融 《离合作郡姓名字诗》:“玟璇隐曜,美玉韜光。” 唐 韩偓 《元夜即席》诗:“桂兔韜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

(2).比喻隐藏声名才华。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圣人韜光,贤人遯世。”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学 子陵 遁跡在 严滩 ,似 吕望 韜光在 渭川 。” 鲁迅 《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韜光里巷,处之怡然。”

(3). 唐 代名僧, 蜀 人,能诗,住 杭州 灵隐寺 ,与郡守 白居易 为诗友。 穆宗 长庆 年间,于 灵隐山 西北 巢枸坞 筑寺,后人名之 韬光寺 ,亦省称 韬光 。 清 周準 《宿灵隐寺梵香阁晓起眺望》诗:“行当访 韜光 ,直上松云顶。” 张昭汉 《绝句十二首和先君韵》之四:“竹杖芒鞋任所适,朝游 灵隐 暮 韜光 。”

匿名

不露身分、个人特征或不说明是什么人物

双井

(1).古地名。在今 江西省 修水县 西。为 宋 诗人 黄庭坚 ( 山谷 )家乡。 宋 黄庭坚 《公择用前韵嘲戏双井》:“万仞峯前 双井 坞,婆娑曾占早春来。”

(2).借指 黄庭坚 。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 山谷 晚年作日録,题曰《家乘》……后百餘年, 史卫王 当国,乃有得之以献者, 卫王 甚珍之。后 黄伯庸 帅 蜀 ,以其为 双井 之族,乃以贐其行。”

(3).茶叶名。 宋 代 洪州 双井乡 所产。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上:“腊茶出於 剑 建 ,草茶盛於两 浙 。两 浙 之品,日注为第一。自 景祐 已后, 洪州 双井白芽渐盛,近岁製作尤精。”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 宋 苏轼 《西江月·茶》词:“龙焙今年絶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

谈玄说妙

谈论玄妙的事理。《朱子语类》卷十六:“又有一种人思虑向里去,又嫌眼前道理粗,於事物上都不理会。此乃谈玄説妙之病。” 明 李贽 《四书评·孟子·尽心上》:“曰修身,见皆实事,不但谈玄説妙已也。” 明 高攀龙 《答叶台山书》:“故尝妄意以为今日之学,寧守先儒之説,拘拘为寻行数墨,而不敢谈玄説妙,自陷于不知之妄作。”

热谩

空泛无稽之谈。 金 元好问 《题山谷小艳》诗:“ 法秀 无端会热谩,笑谈真作劝淫看。” 金 元好问 《晴景图》诗:“藏山只道云烟好,画史而今尽热谩。”

两川

东川 和 西川 的合称。 唐肃宗 至德 二年, 剑南道 置 东川 、 西川 两节度使,因有 两川 之称。 唐 白居易 《同梦得寄贺东西川二杨尚书》诗:“ 两川 风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属一家。” 宋 韩驹 《次韵参寥》:“君今振锡归千顷,我亦收身入 两川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至今 两川 风俗,女人自小从师上学,与男人一般读书。”

枯木

(1).老树;枯树。《管子·度地》:“伐枯木而去之,则夏旱至矣。”《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枯木復生,人君亡子。”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如因荣木变为枯木,枯木之质,寧是荣木之体!” 唐 卢照邻 《行路难》诗:“君不见 长安 城北 渭 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新唐书·五行志一》:“ 武德 四年, 亳州 老子祠 枯树復生枝叶……占曰:‘枯木復生,权臣执政。’”

(2).比喻颓丧之心或老朽之人。 北周 庾信 《小园赋》:“心则 歷陵 枯木,髮则 睢阳 乱丝。” 宋 范成大 《与时叙现老纳凉池上》诗:“笑我两枯木,独与三冬期。”

(3).指刑具。 唐 高彦休 《唐阙史·秦中子得先人书》:“富室少年列状始末,诉於县官,詰问伏罪,遂寘枯木。” 宋 陶穀 《清异录·肉雷》:“ 来绍 ,乃 唐 酷吏 俊臣 之裔,天禀鷙忍……每肆枯木之威,则百囚俱断,轰响震动一邑,时呼肉雷。”

(4).指神主;棺材。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今兵士之徒无罪,乃驱之行阵之间,委之锋鏑之下,使肝脑涂地,魂魄无归,令其老父、孤儿、寡妻、慈母望轊车而掩泣,抱枯木以摧心。” 宋 黄庭坚 《母安康郡太君祭亡女陈氏十娘文》:“惟女面目,永隔枯木。呜呼昊天,忍此荼毒。”

突兀

(1) 突然变化的

平原过去了,面前山峦世界突兀而起

(2) 高耸的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苍然突兀。——明· 顾炎武《复庵记》

突兀的山石

(3) 突然

事情来得这么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4) 出乎意料

死灰

(1)

(2) 完全熄灭的火灰,因其颜色为灰白色,用以形容类似的颜色

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七根火柴》

面如死灰

(3) 形容激情已逝,心灰意懒,不再有感情的起伏

心若死灰

不然

(1)

不是这样,并非如此

其实不然

(2)

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否定对方的话

不然,事情没有那样简单

(3)

否则,表转折,不这样做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或情况

我得早点去,不然就赶不上大车了

(4)

否则

要去就别迟到,不然,就甭去了

虚舟

(1).无人驾御的船只。语本《庄子·山木》:“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宋 司马光 《酬王安之闻罢真率会》诗:“虚舟非有意,飘瓦不须嗔。” 明 何景明 《内篇》之一:“故陗壑之阻,盗贼弗怨;虚舟之触,褊心弗怒:无意也。”

(2).比喻胸怀恬淡旷达。 唐 骆宾王 《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长史公玄牝凝神,虚舟应物。” 清 钱谦益 《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张振秀授奉直大夫》:“朗鑑在心,虚舟应物。”

(3).谓任其漂流的舟楫。常比喻人事飘忽,播迁无定。 唐 高适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诗:“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 金 卢挚 《折桂令·武昌怀古》曲:“身世虚舟,千载悠悠,一笑休休。” 清 刘荻 《题陈世长舫斋》诗:“想到虚舟百事慵,当窗端只爱云峰。”

(4).轻捷之舟。《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李周翰 注:“轻舟而进曰虚舟。”

百漏船

处处渗漏的船。喻极多烦恼的人生。佛教称烦恼为漏。 宋 陆游 《大圣乐词》:“苦海无边,爱河无底,流浪看成百漏船。”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此州前者灾尤重,地处南游众水归。

    纵未目经心倍切,敢忘民务国斯依。

    所欣逢岁苏千里,岂冀呼恩拥六飞。

    银浦红桥春日嫩,高风遐想浴乎沂。

  • 作者:释慧远,朝代:宋代
    币地普天,银山铁壁。正令全提,虚空削迹。月眉横,照用分,星流电掣秀龙门。向道瞎驴无忌讳,脚类跃出旧乾坤。
  • 作者:李敬方,朝代:唐代
    果窥丹灶鹤,莫羡白头翁。日月仙壶外,筋骸药臼中。云归无定所,鸟迹不留空。何必劳方寸,岖崎问远公。
  • 作者:董师谦,朝代:宋代
    衣带一条水,靴尖三百州。市朝陈迹在,图籍别人收。南渡衣冠尽,西湖歌舞休。久知事当尔,曾记五更头。
  • 作者:司马光,朝代:宋代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
  • 作者:戴复古,朝代:宋代
    野水开冰出,山云带雨行。白鸥乘晓泛,黄犊试春耕。地僻民风古,年丰米价平。村居自萧洒,况有读书声。
  • 作者:彭龟年,朝代:宋代
    竹暗横窗日已曛,我方酣寝学羊欣。银钩铁画应无限,乞取先生一练裙。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传呼铃下戒舆骖,清晓牙旗过水南。一瓣预祈今岁稼,两枚不受郡人酣。端门侍辇公修觐,禅几传灯我饱参。童子归谈城内事,遨头诗好众宾酣。
  • 作者:释印肃,朝代:宋代
    方称调御师,大愿力弘慈。含灵皆一体,灭度行无私。
  • 作者:韩维,朝代:宋代
    阳生溪谷温,坼坼冰面破。渌随波色还,白放云光堕。野鸥岂知此,终日忘形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上海仿真恐龙出租_恐龙租赁_灯光节出租-上海鹰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天水市卓霆包装有限公司  东莞市弗锐斯实业有限公司  泉州金泰龙汽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