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蝃蝀原文 诗词名句

蝃蝀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蝃蝀原文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诗词问答

问:蝃蝀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蝃蝀写于哪个朝代?答:先秦
问:蝃蝀是什么体裁?答:诗经·国风·鄘风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译文和注释

译文
一条彩虹出东方,没人胆敢将它指。一个女子出嫁了,远离父母和兄弟。
朝虹出现在西方,整早都是濛濛雨。一个女子出嫁了,远离兄弟和父母。
这样一个恶女子啊,破坏婚姻好礼仪啊!太没贞信太无理啊!父母之命不知依啊!

注释
蝃蝀(dì dōng):彩虹,爱情与婚姻的象征。在东:彩虹出现在东方。
有行:指出嫁。
隮(jī):一说升云,一说虹。崇朝(zhāo):终朝,整个早晨,指从日出到吃早餐的时候。
乃如之人:像这样的人。怀:古与“坏”通用,败坏,破坏。昏姻:婚姻。
大:太。信:贞信,贞节。命:父母之命。
鄘(yōng),音“庸”,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诗文赏析

  此诗开端“蝃蝀在东,莫之敢指”是起兴,写彩虹出现在东方。古人因缺乏自然知识,以为虹的产生是由于阴阳不和,婚姻错乱,因而将它视作淫邪之气,如刘熙云:“淫风流行,男美于女,女美于男,互相奔随之时,则此气盛。”(《释名》)彩虹在东边出现,自然是一件令人忌讳的事,所以大家都“莫之敢指”。接下去引出正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单这两句似乎看不出诗人的褒贬之意,然联系前面的起兴,诗人无疑是将淫邪的美人虹来象征这个出嫁的女子。所以前两句虽是兴,但兴中兼比,比兴合一,诗的讽意在不言中也就显露了出来。“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二句亦见于《诗经》的《邶风·泉水》和《卫风·竹竿》,很可能是当时陈语,因而多引用之。

  次章是首章的复叠。隮,亦指虹。所以“朝隮于西”接下便有“崇朝其雨”之句。说了暮虹,又说朝虹,这样反反复复,诗人就是旨在强调这个出嫁女子婚姻的错乱。

  第三章点明题目。“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意思就是说:“像这样的女人啊,破坏婚姻礼仪啊。”如此刻薄斥骂的语气,表明了诗人对私奔行为的愤愤不平。这种愤愤不平基于两点,一是“大无信也”,即私奔者只知思男女之欲,而不能自守贞信之节;二是“不知命也”,即私奔者背人道、逆天理,不知婚姻当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全诗结构看,前两章是蓄势,此章为跌出。第一、第二章的横断不即下,欲说又不直说,为此章蓄足了力量,故一经跌出,语意自然强烈。此章四句末尾语助词“也”字的连用,也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破坏婚姻制度的私奔行为的痛心疾首。

  按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个不从母命的私奔女子,其实正是一个反抗礼教制度、争取婚姻自由的勇敢女性。封建社会对婚丧喜庆有着极其严格的礼仪规定,如婚事就得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事人无权自主择偶。《齐风·南山》中的“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就反映了当时周代社会的婚姻规范。或许此诗的女主人公就是《鄘风·柏舟》中那个大声疾呼“之死矢靡它”的少女,在得不到父母体谅的情况下,为追求爱情的幸福,义无反顾地私奔到意中人那里自主结合。这种大胆的私奔行为无疑为封建礼教所不容,所以一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便将她视作 * 而进行严厉地斥责。从诗中两引当时陈语“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来看,她的这种愤怒的抗争也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同情,诗中所谓的“莫之敢指”,实际正是千夫所指。“千夫所指,无病而死。”她尽管走出了这反抗的一步,但其悲惨的结局是不难想像的。孔子说“诗可以观”,这首诗便表现了封建礼教的 * 本质,诗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此。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黄庭坚,朝代:宋代
    标签:凭吊,抒怀讽刺怀古
    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向谁论。藤萝得意干云日,箫鼓何心进酒樽。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
  •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标签:诗经闺怨民谣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标签:诗经民谣女子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标签:诗经写人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 作者:张谓,朝代:唐代
    标签:叙事讽刺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
  •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标签:诗经

    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标签:诗经生活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标签:诗经思乡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标签:诗经咏史怀古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标签:诗经写人赞美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上海仿真恐龙出租_恐龙租赁_灯光节出租-上海鹰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天水市卓霆包装有限公司  东莞市弗锐斯实业有限公司  泉州金泰龙汽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