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送外甥李渭进士赴举原文 诗词名句

送外甥李渭进士赴举

作者:魏野 朝代:宋代

送外甥李渭进士赴举原文

棠树抡材过礼闱,孤寒得解更光辉。
进身喜逐贤侯表,裹足愁分老母衣。
千里冬残伤独去,一家春尽待荣归。
头方念尔还如我,到阙何人许扣扉。

诗词问答

问:送外甥李渭进士赴举的作者是谁?答:魏野
问:送外甥李渭进士赴举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魏野的名句有哪些?答:魏野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棠树

棠梨树。《史记·燕召公世家》:“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因以“棠树”喻惠政。 唐 刘禹锡 《寄陕州姚中丞》诗:“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謳。” 唐 黄滔 《鄜畤李相公》诗:“游子不缘贪献赋,永依棠树託蓬根。”

抡材

(1).选择材木。《周礼·地官·山虞》:“凡邦工入山林而抡材,不禁。”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南二里,坞将尽,闻伐木声,则抡材取薪者,从其南渐北焉。”

(2).见“ 抡才 ”。

过礼

旧俗,男家在娶亲前把彩礼送到女家

孤寒

(1).出身低微。《晋书·陈頵传》:“ 頵 以孤寒,数有奏议,朝士多恶之,出除 譙郡 太守。” 宋 欧阳修 《论班行未有举荐之法札子》:“其间虽容时有滥冒,然孤寒有才行之人,亦往往获进。”《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若是举孝廉时,不知多少分上钻刺,依旧是富贵子弟钻去了。孤寒的便有 曾参 之孝, 伯夷 之廉,休想扬名显姓。”

(2).指出身低微的贫寒士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放孤寒》:“ 李太尉 德裕 颇为寒畯开路,及謫官南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 李崖州 。’” 宋 文天祥 《己未上皇帝书》:“孤寒之中,独无可任大事者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 合肥 龚尚书 ,怜才下士,嘉惠孤寒,海内文流,延致门下,每岁暮各赠炭资。”

(3).家境贫寒无依。《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当时殿前太尉是 阳和王 ,见了这词,好伤感:原来 刘两府 直恁孤寒。” 元 关汉卿 《五侯宴》楔子:“则俺这孤寒子母谁偢问?”《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小生囊中只有四五十金,就是不嫌孤寒聘下令爱时,也不能彀就完姻事。”

(4).孤立;孤单。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 康节 曰:‘臣自布衣叨冒至此,有陛下为知己,安得谓之孤寒,陛下今日便是孤寒也。’上惊而问其故, 康节 曰:‘内自左右近习,外至公卿大臣,无一人忠於陛下者,陛下不自谓孤寒,而反谓臣为孤寒,臣所未喻也。’” 宋 杨万里 《东园探桃李》诗:“有花无叶也孤寒,有叶无花草一般。”

得解

(1).获释。《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太祖 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 中牟 ,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

(2).犹言解悟,领会。《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南朝 梁 王筠 《国师草堂寺智者约法师碑》:“开宝函之奥典,阐金字之微言,显证一乘,宣扬三慧,辩才无阂,游戏神通,莫不皆悟无生,咸知忘想,随类得解,俱会真如。”

(3).德行和才能。得,通“ 德 ”。《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变文》:“惭耻这身无得解,大王宠念赴(副)乾坤。” 蒋礼鸿 通释:“‘得’是‘德’的假借字……‘解’是才能。”

谓获得乡荐。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官府多用申解二字……士人获乡荐亦曰得解。”《宋史·选举志二》:“时诸道贡籍多燬於兵,乃詔转运司令举人具 元符 以后得解、升贡、户贯、三代、治经,置籍于礼部,以稽考焉。”参阅《文献通考·选举三》。

光辉

光明,灿烂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土地》

进身

指被录用或提升

进身之阶

贤侯

对有德位者的敬称。 三国 魏 邯郸淳 《赠吴处玄诗》:“见养贤侯,於今四祀。” 唐 权德舆 《武公神道碑铭》:“中朝名卿大夫,四方贤侯通人,多与公为道义之交。”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驿里相逢》:“盛德感贤侯,相逢信非偶。” 清 全祖望 《新会张明府惕庵以予将去粤有诸生无福之叹》诗:“孤负贤侯属望奢,几时带草尽开花。”

裹足

裹脚。喻指停足不前

裹足不入秦。—— 李斯《谏逐客令》

老母

(1).年老的母亲。《战国策·齐策四》:“ 孟尝君 问:‘ 冯公 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诚以 巩 年六十,老母年八十有八。老母寓食京师,而 巩 守 闽 越 。” 元 耶律楚材 《思亲》诗之二:“故园屈指八千里,老母行年六十餘。”《水浒传》第四二回:“老母平生只爱清幽,吃不得惊諕,因此不敢取来。”

(2).泛指老妇。《百喻经·老母捉熊喻》:“昔有一老母在树下卧,熊欲来搏,尔时老母遶树走避。”《魏书·张谠传》:“ 高宗 曰:‘南人奇好,能重室家之义,此老母復何所任,乃能如此致费也。’”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残伤

残害;受伤害。《史记·商君列传》:“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京剧《将相和》第二一场:“好一位贤明 蔺丞相 ,保国家怎能叫手足残伤。”

一家春

形容美好独特的境界。 唐 王勃 《山扉夜坐》诗:“林塘花下月,别是一家春。” 唐 杨巨源 《圣寿无疆词》之四:“云山九门曙,天地一家春。” 宋 陈师道 《次韵答学者》之一:“笔下倒倾 三峡 水,胸中别作一家春。”

荣归

载誉而归

头方

脑袋方正。比喻鲠直,不随和。 唐 罗隐 《堠子》诗:“未能惭面黑,只是恨头方。”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今人谓拙直者名方头。 陆鲁望 作《有怀诗》云:‘头方不会王门事,尘土空緇白苧头。’亦有此出处矣。”

还如

恰似,好比。 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一:“还如桃李发,更似凤凰飞。” 南唐 李煜 《子夜歌》词:“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须信离合悲欢,还如玉兔,有阴晴圆缺。”《西游记》第九六回:“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扣扉

敲门。 南朝 梁元帝 《秋兴赋》:“听夜籤之响殿,闻悬鱼之扣扉。”《隋书·食货志》:“人愁不堪,离弃室宇,长吏扣扉而达曙,猛犬迎吠而终夕。” 金 元好问 《宿张靖田家》诗:“儿童闻扣扉,租吏有餘警。”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陈师道,朝代:宋代
    叹息憎晨凊,伸眉惬晚晴。隙虚浮日影,窗穴啸风声。扪虱天机动,驱蚊我相生。偶然成一笑,栩栩暂身腰。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首夏绿云稠,岩轩可号舟。

    菁葱都匝洽,蓊蔚互沉浮。

    自有波澜趣,何妨汗漫游。

    如云济川用,惭愧画中求。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欹枕城乌唤曙时,雨声渐急漏声迟。

    廉纤细润应含麦,料峭轻凉欲透帷。

    治理每惭先哲训,忧怀未许侍臣知。

    更阑点滴难成寐,万户饥寒静里思。

  • 作者:释宗杲,朝代:宋代
    聊闻举著便承当,好肉无端已剜疮。著眼机轮上头看,方知两两不成双。
  • 作者:王㒜,朝代:明代

    名胜东南数会稽,宦途应不惮驱驰。

    地当山水俱佳处,人到功名始遂时。

    公事简宜频对酒,客怀閒更好哦诗。

    亲交谊重君恩渥,北望悬知有所思。

  • 作者:张镃,朝代:宋代
    盛世适亲逢,楼台等地雄。无形兼有象,俱在太和中。
  • 作者:韩淲,朝代:宋代
    山林风雨便清凉,待把邻家社瓮尝。到手自应无美恶,回头谁解别斟量。深居但觉秋声起,熟睡焉知夜漏长。未老得闲今又老,床头书册渐相忘。
  • 作者:刘得仁,朝代:唐代
    处士例营营,惟君纵此生。闲能资寿考,健不换公卿。药圃妻同耨,山田子共耕。定知丹熟后,无姓亦无名。
  • 作者:张栻,朝代:宋代
    西山老木正亭亭,云影参差阴复晴。手卷残书天欲暮,闻君剥啄叩门声。
  • 作者:苏颂,朝代:宋代
    良辰孟月辰新阳,和气中宵遍未央。不待望 * 转漏,便趋崇庆殿称觞。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上海仿真恐龙出租_恐龙租赁_灯光节出租-上海鹰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天水市卓霆包装有限公司  东莞市弗锐斯实业有限公司  泉州金泰龙汽贸